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欧洲核自主论调再度兴起

来源: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 日期:2024年03月05日

《解放军报》2024年3月3日
  不久前举行的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有关欧洲核自主的声音再次引发各方关注。除了法国总统马克龙称法国有责任向欧洲提供核威慑,德国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也呼吁建立欧洲自己的核威慑能力。
  事实上,有关欧洲核自主的讨论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谈判之时。当时,美国为应对前苏联战略核导弹力量发展、加强对欧洲的政治军事控制,提出试图整合北约盟国核力量的“多边核力量计划”,但遭到法国等国的强烈抵制。作为已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英国也不愿就此放弃自己独立的核威慑战略,转而提出存在感更高的“大西洋核力量计划”。尽管后来北约最终形成了现行的“核共享”安排,即在部分北约无核武器成员国境内部署美国的核武器,并成立“核规划小组”负责联盟核磋商与核决策。但始终坚持奉行独立自主核政策的法国,一直没有加入这一机制。
  欧洲核自主论调再次沉渣泛起,与欧洲面临的安全困境以及美欧之间的分歧密切相关。近年来,美俄战略安全竞争加剧、核军控进程举步维艰。作为美俄核对峙对抗的前沿,欧洲国家的安全焦虑不断加重,寻求强化“核保护伞”的动机上升。随着美国近年来防务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欧洲盟友对美国提供“延伸威慑”的意愿和能力也表示质疑。特别是特朗普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秉持“美国优先”原则,指责北约其他成员国“搭便车”,要求其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当时就曾引发关于欧洲核自主的广泛讨论。如今,特朗普再度参选且势头看涨,让欧洲再生“美国的核保护伞能撑多久”的疑虑。正如欧盟军事委员会主席罗伯特·布里格所说,关于欧洲核自主的讨论“十分合理”,如果欧洲想要和其他大国平起平坐,“自己胳膊不粗可不行”。
  事实上,对于欧洲核自主,在欧洲内外都有不同的质疑声音。从欧洲内部看,法国始终不愿分享核武器指控权、欧洲国家基本都是《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德国因战争背上历史包袱等,都是欧洲实现核自主面临的制约因素。从外部看,欧洲实现核自主面临的最大阻力来自美国。历史和现实都表明,美国处理同欧洲关系的出发点是维护其自身霸权,无论战略上强调“由西转东”,还是战术上施压盟友分担军费,美国的对欧政策从来都是自身利益当先,欧洲面临的安全困境并不是美国真正关心的问题。北约高级外交官称欧洲核威慑只是“危险的幻想”,背后体现的无疑也是美国的意志。
  可以说,欧洲核自主论调反映了在乌克兰危机延宕和国际格局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部分欧洲政界人士正在反思屡遭侵蚀的欧洲地区安全架构,希望减少对美国“核保护伞”的直接依赖。然而,欧洲当前面临的内外挑战并不允许其彻底摆脱对美国的安全依赖,实现与美国“脱钩”。另外,欧盟成员国各怀心思,能够守住欧洲一体化现有成果已十分不易,想要突破更是难上加难。
  必须指出的是,任何形式的核威慑联盟都将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目的和宗旨。以损害他国安全为代价维护自身安全、以扩张军事集团谋求地区安全的观念和做法,终将反噬自身,欧洲核自主不应是欧洲国家增进安全、追求自主的“良方”。只有摒弃陈旧的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重视和解决有关各方合理安全关切,在坚守核不扩散原则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架构,才能真正换来欧洲的战略自主与长治久安。
  转自 | 《解放军报》 2024年3月3日
  供稿 | 国际安全研究所
  作者 | 赵学林  袁永龙